2022
序曲 No.42
150X160 cm
亚麻布面丙烯
Prelude No.42
59x62 in
Linen and acrylic
四时 致远
—— 郭小力
艺术家李鹏于2024年全新创作的、充满了视觉力量的实验性艺术装置“四时”,首度在宁波鄞州区云龙镇的川里美术馆户外田野呈现。作品聚焦于时空与色彩之间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在循环往复中,艺术家重新审视和体会自身与宇宙的关系。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在中国古人的世界中,四时即四季轮转,无限永恒。在当代艺术家李鹏所创作的装置作品中,“四时”更多体现时间的流动性和个人对空间的深层理解。在明净的天空下,广袤的田野中,自然与艺术在这里形成了诗意的对话。艺术家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时间刻度和地理场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独特的光线色彩和当代造型呈现了艺术品与自然景观的神奇邂逅。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内涵的作品,激发了观者的好奇心和思考,更加贴近作品去深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四时”是李鹏在国内所创作的第一件装置作品,也是川里美术馆首次邀请艺术家在特定场域展示的作品,由你颜艺术收藏与川里美术馆共同呈现。“四时“装置作品在这里缔造并举办揭幕仪式奠定了它的重要性,作品超越了绘画性表达,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同时也结合艺术家在绘画中探索色彩与空间的互文关系。
“四时”这个项目的动力源泉,来源于李鹏 2002 年的一次环意大利之旅。去往罗马城郊的一处麦田前,他驻足观望,内心渴望创作一件作品可以在这样的空间环境里展示和表达。2004 年研究生就读期间他参加了慕尼黑花园艺术博览会(BUNDS GARDEN SHOW),并做了一件以钢为材料的作品,试图在自然环境下呈现绘画观念。
李鹏长期致力于抽象绘画的方式对色彩与空间进行探索和创作,留学德国六年时间,有四年都在抽象绘画研究悠久传统的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系统学习,跟随重要的艺术史学者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群体共同交流学习。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在历史上有著名的青骑士画派,李鹏就读时很有影响力的教授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杰瑞·翟纽克(Jerry Zeniuk)都不同程度的启发过他对艺术的认知追求。国内大学的材料技法书籍《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就是这所学院教授马克思·多奈尔(Max Doerner)所著。李鹏跟随教授杰瑞·翟纽克(Jerry Zeniuk)教授研究色彩与空间,在专业的学习的过程中,他创作大量的表现色彩与空间的绘画作品。2006年李鹏拿到硕士文凭并获得大师弟子称号,回国后也经历了不断的实践过程,更加确立了他建立抽象绘画语言道路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自我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2022年李鹏在宁波美术馆举办了他在国内的首次美术馆个展——“色即是空:李鹏艺术的色彩与空间”。展出的效果很出色,业界与观众都感受到了作品的张力和厚度。选用了42张1.5x1.6米的画作进行现场组合,最终形成一幅巨大的绘画作品,除了常态平衡的色块之外,他在创作中加入了很大的斜线形成透视感较强的斜度,扑面而来的视觉效果令很多人流连驻足。
李鹏的艺术作品经过长期的沉淀,视觉与观念上完成度都很高,他善于突破和超越自我状态,作品始终指向感知和灵性的沉思。在“四时”这件装置作品中,李鹏用“门”的形式传达其创作意图,在这个“门”的框架概念里添加了一些多彩亚克力的部分,固定在田野中的锈色金属门与镶嵌的彩色有机玻璃棒之间形成强烈色彩对比,利用自然光线的反射、折射和颜色亮度的变化,在转瞬即逝的时空中闪耀出梦幻般的景象。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作品与环境也发生相应变化,使人强烈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门”也代表了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的维度转换,连接了当下与未来。
“四时”装置艺术作品与周边远处的高架桥、近处的高压线,以及四方的田野根据四季不同而种植的花卉植物,形成奇幻而实验性的现场效果,这正是艺术带给我们的非凡体验,突破边界、突破自我。这件作品也完成了艺术家二十年前的在麦田间实现作品的愿望,并且,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艺术作品为自然增添了当代的观念和鲜活的力量,而田野也成为艺术家展示创新语言的场所。